Fran! 李泠英文

【英文會話】流利英語的3大重點,與外國人侃侃而談的秘訣!

每個英文學習者,都憧憬與外國人侃侃而談、談笑風生;把英文會話學好,似乎也是多數人學英文的初衷。

上一篇文章《【英文作文】學好作文的5個層次與學習心法》提到,在「聽、說、讀、寫」四種語言能力中,寫作與口說屬於創造性質,要比接收性質的聽力、閱讀更困難。

其中,英文寫作以白紙黑字記錄下來,寫對、寫錯一目瞭然,無法蒙混過關,因此最困難;第二難的,就是同屬創造性質的英文會話了。

想和外國人侃侃而談,我建議你應該先做到這幾點:訓練「開口」的膽量、塑造學習環境、學好文法與字彙的核心能力。

我會在這篇文章中,逐一介紹這幾點,教你如何學習英文會話。

英文會話學習關鍵1:膽量-敢開口說才會進步

勇於開口 勝過閉門造車

我發現,很多英文底子不錯的學生,英文會話難以進步,多半是對自己沒自信、不敢開口說;相反的,有些英文沒那麼好的學生,到國外打工度假時,反而能跟外國人侃侃而談。

他們的差別,就在於後者「勇於開口」。

假設你英文核心實力深厚,卻不敢開口說,你的英文會話始終不會進步;反之,如果英文不好卻勇於開口,每一次的對話都是練習,英文會話自然愈來愈流利。

英文會話學習 應重視開口與模仿

我在墨爾本讀博士那幾年,有一位台灣朋友,他的英文程度並不好,來澳洲不到半年,英文會話聽起來卻十分流利。

仔細聽,會發現他用的字彙非常簡單、句子都很短,無法組織成完整的論述,有時文法甚至錯誤百出。但外國人卻都聽得懂、也不太會糾正,因為他們聽到關鍵字,就能猜到八九成的意思了。

所以要看起來很厲害,其實基礎不用太好,只要敢講、會模仿,英文看起來就很流利了。(但如果你的英文文法、字彙等核心能力不好,光是一直練習英文會話口說,很難持續進步。後面的章節,我會深入討論如何增進核心實力。)

自卑、沒信心 是不敢開口主因

如何敢開口呢?必須先想想你「為什麼」不敢說。

大部分人不敢開口的主因,就是對英文太過崇拜,甚至認為英文是比較「高級」的語言,覺得講不好似乎很丟臉,抱著「多說多錯、不說不錯」的心態,寧可不開口。

因此身為英文會話老師,我除了告訴學生怎麼說才正確,也要降低學生對「開口」的壓力,引導他們練習英文會話。

減少距離感 就能增加自信

對不同人種的距離感,是許多人不敢開口的原因之一。

許多非歐美國家,如新加坡、菲律賓、南非等,都將英文認可為官方語言;並不是只有金髮碧眼的白人,才是講英文的「外國人」。

Fran!李泠英文的聽力口說中級班聽力口說中高級班,除了由來自「英文母語」國家的老師授課,有時我也會邀請博士時期認識的非裔、亞裔美國人,一起進到課堂中跟學生聊聊。

建立國際觀、認識多元文化,減少與外國人的陌生感、縮短距離,也可以讓你更有自信;這其實也跟接下來要談的學習環境有關。

英文會話學習關鍵2:塑造學習環境

美國碩士生 為什麼連 ”grind” 都唸錯?

眾所皆知,學習環境很重要;但我認為,前提是你有善用這個環境大量練習,並有意識地模仿學習。

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英文系讀博士時,校內圖書館一間叫做 “ GRIND ” 的咖啡廳,是系上小組討論的據點。有位碩士班的台灣同學,每次都把 GRIND [graɪnd] 錯唸為 [grɪnd] ,大部分人都聽不懂他說什麼。即使我不只一次提醒他,但他始終都唸錯;直到我離開美國,他的發音都沒改回來。

就算你身處英語系國家,卻沒有打開耳朵、用心聆聽外國人的發音與用字習慣,你的英文會話也難以進步。

全英文學習環境 效果事半功倍

全英文的學習環境,確實可以讓有心學習的人,英文會話能力大幅進展。

我從外文系畢業後,曾在美語補習班教書,分別待過全英文、半全英文(中英混雜)兩種補習班,我發現兩者的學習速度大約差了三倍左右。

進入全英文會話的環境,你不得不全面地以英文來應答與思考;而處於半全英文的環境,當你因自身英文能力不足,產生難以表達的狀況時,你就會選擇以中文回答,學習效果當然受限。

身在台灣 如何塑造英文會話學習環境?

塑造英文會話學習環境,最快的方法,就是交幾個英文很好的朋友,經常與他們進行英文會話,就可以大量地進行練習了。而如同前面說的,大量練習之外,還得有意識地進行模仿學習,你才會有所進步。

有些人模仿與學習的能力特別強,聽別人講一、兩次就能記起來;而我剛才提到在美國的台灣同學,他在美國住了十幾年,發音與用語的習慣,聽起來卻還是格格不入。

我建議你可以找具備教學專業的外籍老師,透過會話練習,時時刻刻提醒你的發音、用字與文法。

英文學習平台 1對1視訊教學 有用嗎?

近幾年,英文學習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,這些平台透過視訊,讓你跟外國人一對一練習英文會話,每堂通常為20分鐘或25分鐘。

我有幾位學生,曾購買過這類課程。根據他們的經驗,前面10分鐘雙方自我介紹完,就只剩下10幾分鐘可以練習了。

這種英文會話模式雖然比較輕鬆,但在這麼短的時間,很難融入英文學習情境中;且師資雖為母語人士,但他們並不一定具備英文教學的專業,每次上課的品質與學習效果都不太一樣。

如果你想訓練「開口」的膽量,或保持英文會話的語感,這類課程或許很適合你;但假如你想增進會話實力,那你應該選擇能讓你融入語言情境,並由具備專業教學能力的英文母語人士教師授課的課程,較能達成目的。

Fran!李泠英文文法字彙班特色

  • 中級班以上全英文授課
  • 課長90分鐘,深度融入語言環境
  • 嚴選英文母語人士的外籍教師
  • 教材針對台灣學生量身設計

Fran!李泠英文特聘外籍講師 Nora Alwall

  • 國籍:加拿大
  • TESOL英語教師國際證照
  • 英文教學資歷:2003年至今
  • TEDx Talks 講座嘉賓 (Canada, 2018)
Nora

Fran!李泠英文特聘外籍講師 

Nora Alwall

  • 國籍:加拿大
  • TESOL英語教師國際證照
  • 英文教學資歷:2003年至今
  • TEDx Talks 講座嘉賓 (Canada, 2018)

英文會話學習關鍵3:掌握核心能力 表達精準多元

英文核心能力學好 才懂變化運用

英文核心能力,指的是文法與字彙兩大系統,是英文能力的基本功。

之前在《【英文發音】如何學好英文發音?KK音標or自然發音怎麼選?》中提過,系統性的知識,是一套可運用在各種情況的規則,讓你知道在什麼情況下該怎麼做。學習系統性的知識,會產生如滾雪球般的複利效應,讓你的程度大大向前跨一大步。

會話課老師的責任,在於糾正你當下的錯誤文法與發音,以及告訴你用字遣詞合適與否。假設你英文核心能力不好,卻請外籍老師一對一教學,你會發現:即使一再被老師糾正,也會犯同樣的錯,因為你並不知道下次碰到不同狀況時,該如何變通。

英文字彙增加 讓表達更精準多元

前面提過,英文不好的學生,跑去打工度假卻能與外國人侃侃而談,這類學生勇於開口、也有好的學習環境了,主要缺的就是核心能力,以及字彙量。

當字彙量不夠,只能以近義詞來表達;如果碰到連近義詞都不會的情況時,就只能繞著圈子形容他想表達的事物。雖勉強能溝通,卻無法精準傳遞自己的想法。

英文核心能力如何進步?

一、英文字彙能力

  1. 選擇單字分類系統
  2. 學會單字發音
  3. 掌握單字詞性
  4. 以字根字首記憶中級字彙
  5. 檢驗學習成果
  6. 了解單字的物理性&抽象延伸

詳細內容,請參考我之前寫的《【如何背單字】背單字技巧:6步驟加強單字學習力》

二、英文文法能力

關於英文文法能力,可以先參考《【英文作文】學好作文的5個層次與學習心法》的一、英文文法。針對增進英文文法核心能力的方法,我之後會再撰寫專文介紹。

許多台灣英文老師,經常會使用國外出版的2本文法書作為教材,但對台灣人來說,這類針對外國人所寫的文法教材,在學習時容易出現盲點。

Fran!李泠英文精心設計的教材,針對台灣學生最容易犯的錯進行重點教學,有別於傳統以選擇題為重的講義,透過句型寫作訓練文法,建立句型概念。聽力口說班中級與中高級班,也透過大量練習,讓你將想法創造成完整的句子,進而組成一段有邏輯的論述。

點我前往了解初級文法字彙班(實力養成班)

結語——最後2個學習秘訣

做到勇於開口塑造學習環境提升英文核心能力這三點後,你的英文會話實力,一定會在不斷的練習當中,逐漸提升。

而下一步,就是讓自己言之有物,並讓自己更能夠融入「英文」這個語言的使用情境。

秘訣一:動腦思考 學習效率才會好

學習一項技能時,如果只是單向地接收資訊,無法引發你的思考,那麼效果很有限。

尤其寫作、口說屬於創造性的能力,把文法、字彙基礎打好,有了將事情表達清楚的能力後,內容也要有深度,才算是學好一門語言。

而學會深度思考,正是提高學習效果,同時讓自己言之有物的訣竅。

因此在中級、中高級會話課程教材中,我加入許多思考訓練的元素,帶學生博覽全球重要議題,例如:媒體道德、AI、環境保護、難民庇護、人文等,從議題切入,讓你在閱讀中展開思考,進而與老師以英文進行討論。

許多學生在課後,都給予如下回饋:上過幾次課之後,在課中的英文對話練習,都會忘記自己正在用英文表達。這意味著,他們正在使用英文思考,可以自然而然地使用英文來對話了。

秘訣二:張開耳朵用心聆聽

最後一個秘訣,就是把耳朵張開:用心體會生活、對事物保持好奇心。

如果把每件事物,都看成理所當然,你就會像前面提到的美國碩士生,在美國待了十幾年,卻連 ” grind ” 都唸錯!

在美國唸博士的時候,有一天到漢堡王吃午餐,我偶然發現菜單上有個地方很特別:明明照片上都是「漢堡」,但卻有 “ burger “ 與 ” sandwich “ 的區別。

後來問同學,才知道:原來裡面夾「牛絞肉」的,才能稱作 “ burger “;而如果裡面夾的是雞腿排、牛排等等,則稱為 ” sandwich “,但在台灣,無論裡面夾什麼肉,只要使用圓麵包夾的,則一律叫做「漢堡」。

觀察諸如此類的文化差異,讓我的英文不只是「能溝通」,而是在每個小細節精雕細琢,使用更道地的英文來對話。

我也鼓勵你,當有機會出國,或與外國人接觸、對話時,可以保持好奇心、有禮貌的發問,透過會話了解彼此文化差異,你也更能融入英文的使用情境。

每個禮拜我都會在這裡發表新文章,歡迎你追蹤我的 Facebook、Instagram 帳號,不錯過任何學習機會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

Scroll to Top